夏朝传说第二百八十六章
夏朝传说第二百八十六章,生活有时候就是说不清的,是很奇怪的。泄的父亲芒,一生都在敬天,信天,甚至想成为仙人,为此置国家利益于不顾。按道理说,泄在这种环境里生长,应该像他几个弟弟一样,也应该迷醉神仙鬼怪。就算不能做到痴迷,深受影响是跑不了的。很多大人物都说:环境是影响人成长,思维最主要的条件,但是体现在泄身上的东西是相反的,他很小的时候就对看不见的天进行质疑,长大后,质疑就变成了不信任,因为他没有看见天真正帮助过朝廷,大王什么、尤其是在他二十岁左右的时候,黄河闹水,很多城镇被摧毁,土地被淹没,人们流离失所,背井离乡。他亲自去了遭灾现场,看见了河神庙还在,河神的供奉并没有缺少,但是河水仍旧肆虐,这让他心理第一次产生了极度地扭曲。
要知道,就是家里养条狗,给它吃的喝的,主人回来的时候,狗还会摇摇尾巴,主人不在的时候,来了贼,它会拼命厮杀,保卫主人的财富。但是这个高高在上的河神做了什么?住的上等的房子,享受着四季香火,黄河肆虐的时候,他无动于衷,视而不见,这样的神灵养着有什么用?难道说,所谓的神灵根本上就是子虚乌有?所以不是他不想出手,而是他没有能力出手。不管什么原因吧!河神始终没有出手,这彻底摧毁了泄心底里本来就很少的,对神的崇拜,信任。因此从黄河回来后,他和芒的冲突更激烈了,其实泄后来才知道,这些冲突不但撕裂了父子之间的信任,而且让自己一次次地处在危险的境地,如果不是关键时候,琪在暗中维护他,他或许真就坐不上大王了。
其实想想就应该明白,父亲芒是个极度依靠神灵的崇拜者,而他已经接近是无神论者了,这样的一对父子,怎么可能应该有传承关系?当然。历史没有这样上演,如果历史上演了一出接位人仍旧是神氏崇拜者,或者是痴迷者,大夏国的悲剧就不是衰落,而是直接灭亡了。后来的华夏历史也在证明,任何一个崇信佛道的国家,要么极度衰弱,四分五裂,要么直接灭亡。如北魏孝文帝,梁朝梁武帝。
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,龙是神灵在凡间的代表,由神后来演化出了佛道,于是玄幻的神灵开始落地,变成实物,千百年来,从高傲的帝王,到衣不果腹的乞丐,无不对自己塑造的泥胎顶礼膜拜,幻想这些泥胎保佑自己大富大贵,飞黄腾达,甚至成仙得道,长生不老,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民族的悲哀,每当我们读到“江南四百八十寺”这样的诗句,就不能不生出万千感慨,为今天的达官贵人,贫民百姓仍在叩拜,请求泥胎赐福而嗟叹。
泄开完朝会,当堂指定右丞相图为这次迎接利策归来的全权大使,让他用最高规格的礼仪迎接利策和他的军队,但是当图把方案呈给泄的时候,泄却摇头了。
“不,这远远不够。”泄立即做出了否决,他知道图并没有理解自己的用心,在他心理,这个欢迎仪式不仅仅是对利策和打仗的军队进行褒奖,还应该有另外一个用意:就是通过这件事对诸侯百姓宣告,朝廷的军队是无敌的,大夏国已经有了军神,如果谁敢以身试法,就必须想想,他需要面对战无不胜的军队,面对神一样的军事家利策,这样会让很多心存不轨的诸侯望而却步,给他治理衰弱的国家赢得时间,这后一条才是关键,因为没有属于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,危险就不可能解除,他这个大王仍旧坐在沙滩上。他这个大王上任的时候已经接近四十岁,本来上苍留给他的时间就不多,他怎么可能还敢随意丢掉时间?
“孤的想法是这样,在京城南门外十里地,搭建一座高大的台子,上面置放最好的美酒,最佳的祭物,用最好的丝绸布置台面,从宫中或者民间挑选一百个童男童女,他们作为迎接功臣的天使,站立在舞台的两侧,而从京城南门开始就用黄沙铺地,一直铺到**台,迎接功臣的王公大臣从南门开始就步行,所有在京城的王族,贵族代表人物,所有在京城的大臣都必须参加欢迎队伍,道路两边是京城百姓,人人都必须穿节假日穿的新衣,这样,才有欢迎的气势,才显得对功臣的尊重。”
“难道大王也出现在迎接的队伍里?”图惊讶地几乎闭不上嘴,这样的阵势他不用说没有想过,也从来没有看见过,因此才问。
“不止是孤王,连王后也一同参加。”泄对图说。
图无语了,感觉泄有点疯了,虽然利策的功劳的确不小,但是让倾国的官员都出城十里迎接利策,迎接过分了,大王自己也要前去,还拉上了王后,这样的规模,这样的荣誉,只能用前无古人来形容了,他知道如此一来,利策在大臣,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如同日月,甚至盖过了大王,这对利策并不是好事,功高震主自古以来就是功臣最害怕的事情,也是最应该避讳的事情。
“大王,是不是太过了?”图本来不想说,但是想想最后还是说了,因为他对利策极为佩服,不想给利策的未来留下任何隐患。不是利策的大度聪明,一次次在大王面前替自己开脱,让大王重用自己,凭益家对大王犯下的罪过,不用说拥有今天的地位,大王的信任,就是能不能够活下来都不好说,因此这份恩情他需要用生命来报答,所以只要不利于利策未来的事情,就是泄不高兴,他也要说。
泄微笑地看看图,知道他在担心什么,知道他并不明白自己另外一番苦心,但是也不想明明白白地告诉图,就对图说:“就这样去办好了,不要怕多花钱,丞相已经把这笔钱剩下了。”
图知道泄说的是,朝廷不用派兵增援利策,这样一来,光粮草一项剩下的银子就是惊人的数目,泄从富户贵族那里借来的银子多数就可以归还了,就笑了笑,表示明白泄的所指。
图既然明白了泄不怕花钱的圣旨,就开始去准备了。当了几十年丞相,处理这种事情自然不在话下,他唯一的心愿是让利策高兴,而不是让泄满意,当然,这个心愿是不能对别人说的,但是他知道,利策的大军正在往回赶路,自己必须抓紧时间。
图的猜测当然没有错,因为谈判取得了完全胜利,利策留在和平镇就没有必要了,因此就指挥部队,押着俘虏开始返程。在这群俘虏当众,有一个不属于俘虏的人质——白丁也混迹于其中,这是利策在和白矾谈判时,最后提出的要求。虽然相比于白丁,白虎对于白矾的作用更大,也更容易闹出幺蛾子,但是利策相信,通过这次打击,白虎的心气已经泄了,白矾也不会再敢闹出乱子,因此就算白虎有想法,基本上不会起作用。而白丁就不一样了,他本身就是武功高强之辈,据葛鳩讲,那次他之所以能够打败白丁,是白丁根本就不再状态,本身武功只发挥出七成,如果白丁的功夫全部展示出来,双方肉搏,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。听了这样的介绍,利策感觉白丁是个真正勇士,不能让他留在白矾的身边,因为这样的人,往往不喜欢动用心思,容易被别人利用,而朝廷却缺少猛将,让他去京城可以一举两得,既能够去掉白矾的臂膀,又可以为朝廷增添力量。因此在和白矾交谈的时候利策告诉白矾:想让朝廷以后信任,不再怀疑有易族,去个公子做人质是必须的,而这个做人质的人应该对朝廷有用,这样时间长了,他就起到了桥梁作用,能够化解朝廷和有易族的芥蒂了。
利策这番话说的非常有震撼力,容易让白矾接受,因为有易族不能再和朝廷为敌,取得朝廷的信任就是必须的。那么凭借白丁的直爽性格和一身本事,容易得到大王的信任,所以白矾就同意了。他哪里想到这是利策忌惮白丁的一身武功?不想留下后患。
“大帅,听说大王要好好地犒赏我们,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,是不是真的?”葛鳩问,仗打赢了,他的心思就变得专一了,能够升官,得到赏金,就可以像爱妻汇报了,因为出来的时候,他感觉这次出征风险较大,就告诉老婆,如果自己回不来了,给自己守孝三个月,然后自便。
面对他的小心眼,他妻子是一脸的不屑,就告诉他:“好好打仗,立功受奖,就算万一没了,马革裹尸也是将军的本分,她会为他守孝三年。”
老婆这句话顿时让他心安了,因为老婆答应的条件,比他提出的条件,整整提高了十倍还多。现在毛发无损地返京,当然可以像老婆报喜了,如果大王真的安排盛大的欢迎仪式,他可以好好露脸,也能让老婆好好地风光风光。
利策当然不知道他肚子里一直在想如何讨好老婆,就笑着说:“这个是一定的。”至于这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有多大,利策是想象不出来的,因为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,但是他知道这次胜利对于泄意味着什么,泄一定会非常振奋,可以一吐心理的闷气,他知道,泄的压抑时间不短了,面对诸侯的强横,不恭,因为朝廷的实力不济,只能忍气吞声的忍受。现在不一样了,他们的胜利可以告诉诸侯,朝廷不但有实力,而且实力还不小,只是出动了两千人马就收复了骄横已久的有易族,而且朝廷方面基本没有损失。他相信,当他们押着一千多人的俘虏出现在京城的时候,整个京城都会轰动,因为这样的情景,几十年都没有出现过了。
“葛将军,我们作为大王的臣子,首先想的应该是给大王解困,而不是像大王讨赏。大王是个明白人,应该给我们的,一样不会少,如果你去要,或者持功而骄就反为不美了,甚至还会留下后遗症。”因为是兄弟般的情谊,这次出兵葛鳩又百分之百地信任自己,所有的权利都不和自己争,利策也感觉到双方的情谊更进一步,葛鳩爽直的可以信任,就推心置腹地对他说。
葛鳩听后眨眨眼睛,并不明白利策为什么这样说,但是还是点点头,反正通过这件事,他更加确信,听利策的话没有毛病,利策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。
八
走到离京城南大门还有十里远的地方,利策他们就感觉不对劲了,因为他们看见一座高大的台子拔地而起,上面旌旗招展,他们出城的时候,这里还是一片荒地,除了通向京城的大路,两边到处都是杂草树木,现在杂草树木看不见了,能够看见的是飞舞的彩旗。当他们出现在对面人的视野里,惊天的锣鼓山摇地动般地响了起来,随后是唢呐那尖利的啸声,还有喇叭那喜悦的欢奏,包括利策在内,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,一时间,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。
随后,当他们越是靠近高台的时候越是发现,台下聚集了数不清的人马,当然,还有京城自发来的老百姓,他们当然也想看看,率领大军打胜仗的大帅利策是何方神圣,是如何的高大威武。在老百姓后面,是身穿簇新军服的御林军卫士。就在利策等人惊愕的时候,葛鳩率先喊了起来。“大王,大王来了。”
利策随着葛鳩的喊声,往人群中间看去,果然看见了身穿蟒袍的泄,他的身后站着一群朝廷重臣和贵族元老。
“大王身边还有个女的,是不是王后也来了。”葛鳩手下一个将军说,因为没有见过王后,所以他只能猜测。利策是见过王后的,仔细看去,果然不错,是王后,因为只有王后可以穿紫色凤披。顿时吓坏了,感觉问题严重了,大王搞这样的大动作,一时之间他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,风头盖过了所有的贵戚,王侯,这是最容易遭到别人妒忌的,木秀于林风必摧之,他当然懂得这个道理,感觉泄不是在给自己扬名立万,是把自己架在火炉上炙烤,心理只能暗暗叫苦。
“大帅,你太有面子了。不但大王来了,王后来了,贵族元老也都来了,这可是夏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。”一个幕僚咂咂嘴说,感觉这次跟着利策出征赚大了,这样的荣誉一生中不可能有第二次。
“那是,我们大帅是什么人,那是大王眼里的定海神针。”又一个幕僚说,随后是一脸得意,仿佛这个荣誉是他挣来的。
听见这样的议论,利策只能苦笑,知道这些人只知道享受荣誉,却不明白荣誉后面潜伏着巨大危险,自己绝对不能得意忘形,就低声命令所有的官员全部下马,步行过去参拜大王,而且在很远就开始参拜,他知道,这个时候细节最重要,千万不能给人留下功高震主的印象。
泄等人当然也看见利策等人了,看见他们步行过来,老远就对他行参拜之礼,对于利策的谦卑当然感觉舒服。心说利策就是利策,立下了如此的盖世奇功,一点也不娇狂,不枉孤王对他的信任,于是带头往前走,当双方靠近的时候,利策带头单腿跪地,重新行大礼。
“爱卿请起,诸将请起。”泄伸出手去,做了一个请起的动作,随后亲手扶起了利策,满脸笑容地说:“爱卿辛苦,爱卿能够以少胜多,以弱胜强,为朝廷除掉大害,功高盖世,朝廷一定要给予重奖。”
“大王谬奖了,是大王的英明领导,慧眼识英,臣才有机会展示点滴才华,没有大王的英明领导和**决策,就没有臣和诸位将军的立功沙场,所以臣代表诸位将军,感谢大王的信任。”
“爱卿说的好,诸位将军,跟从孤王上褒奖舞台。”泄不想在下面浪费时间,一手拉着利策的手,面孔对着葛鳩等人说,然后走向了高大的授奖台,哪里才是真正的表演场所。虽然舞台搭的很大,但是利策带来的将军,加上泄带来的大臣走上去后,大部分面积还是被占满了,随后就是选来的一百个童男童女鱼贯而入,他们手里拿着托盘,里面放着美酒,手里拿着鲜花,泄则接过第一个童女呈上的美酒,亲手递给利策美酒,然后自己也拿起美酒,在和利策的酒碗相撞之后,两个人一同干了。随后是王族和贵族元老上场,他们同样从童男童女手里接过美酒,鲜花,在闲话的同时,和葛鳩一下的军官,幕僚碰杯,喝酒,这样的荣誉,这样的场面绝对是顶级的,葛鳩等人自然没有享受过,自然要特别感动,对于他们来说,这次战争得到的收获达到了极致,而这一切都是拜利策所赐,不是利策的运筹帷幄,哪里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巨大的胜利,因此在喝完酒之后,目光不约而同地照射在利策的脸上,身上,眼睛里的敬慕是不言而喻的。
喝完庆功酒就开始了下一个节目,首先是王宫乐队奏响欢乐的乐曲,随后是泄宣布对利策等人的册封,奖励,对于军官来说,这是他们一直期盼的时刻,而今天,他们是当着万千民众,朝廷大臣,贵族元老面前接受这个荣誉的,自然是格外地尊荣,是一生值得纪念的日子,因此每个人脸上除了感动,就是自豪,因为他们得到了,别人无法企及的荣誉,在每一次的掌声后面,都有他们感动的泪水,此刻就是让他们立刻牺牲,他们的眉头都不会皱的。
泄的这一番安排,虽然具体细节是图的杰作,但是大的布局出自自己手里,他私下是得意的,因为他已经达到了目的,用一次战争的胜利树立国威,提升整个国家民众的士气,威慑诸侯和周边邦国,他相信,通过今天的杰出演出,消息很快会传播出去,大夏国在他的领导下,即将崛起,原来那个颓废的,软弱的,混乱的朝廷不见了,正在崛起中的朝廷将是强盛的,是可以和禹,启时代媲美的国家。
“诸位爱卿,广大的民众,今天是个特殊的深刻,我们的勇士用他们的长矛,扫清了笼罩在夏国头上几十年的阴霾,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,那个昏昏欲睡的夏国苏醒了,曾经强盛无比的大夏国回来了,一切的宵小妖魔鬼怪都应该知道,朝廷拥有了一支无比强大,战无不胜的军队,拥有了只属于我们大夏朝的战神——就是我们的丞相利大人。”说到这,泄又一次拉住了利策的手,让他站在自己的面前,接受台下,台上的欢呼,这种欢呼是发自内心的,因为所有的大夏国民众,官员都明白一个道理,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军队就不能保卫国家,震慑宵小,而拥有强大军队一个突出的前提就是要有战神,因为一支部队能不能够打胜仗,除了需要士兵的勇敢无畏,更需要一个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的统帅,只是这样的人才是不容易出现的,现在,在泄的领导下,这样的人才出现了,大夏国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,何平永远是多数人的祈求,所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国家,部族,拥有真正的战神,因此当利策被泄推到面前的时候,欢呼是发自内心的。
泄满意地笑了,这正是他需要看见的效果,在国家没有强大起来的时候,他需要一把让敌人恐惧的利剑,现在这把利剑出现了,他就是利策,和自己同心同德的丞相。
“诸位爱卿,广大民众,孤想你们一定等急了,想知道我们是怎么打赢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战争,孤现在就告诉你们。战争拼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,而国力最大的体现是人才储备。当年黄帝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,打败蚩尤领导的九黎族,就是因为手下有四大金刚,在人才上占有制高点。孤王之所以没有派出更多的部队,只是派出了两千步兵,是因为孤知道,孤的手里有一张王牌,就是我们的战神,利大人。孤知道,利大人一个人就等于十万雄兵,试问当今世界,哪个国家,部落,可以抵抗十万雄兵?”
泄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在抬高利策的军事地位,也很巧妙地掩饰了朝廷军力的衰弱,只能拿出两千步兵去打仗的窘境,更是告诉某些不安分的诸侯,你们要和朝廷对抗,必须拥有十万雄兵,但是泄知道,当今世界上,的确没有一个国家,一个部落,可以组织起十万雄兵,因此你们还是老老实实服从朝廷的管辖,不要痴心妄想地,想和朝廷分庭抗礼,那是以卵击石,自取灭亡。
利策一直以为泄搞这样的欢迎场面,是为了奖励自己和手下将士,听见泄这番话才恍然大悟,知道自己错了,简直错的没有谱,原来泄的真正用意是在拉大旗作虎皮,用自己这把快剑,恐吓不安分的诸侯和外邦,这种手段虽然算不上正大光明,但是在朝廷还十分虚弱的今天,的确会受到额外效果,看来自己并没有读懂这位大王,他的心机,谋略非常远大,也非常实用。这番演讲很快就会传到诸侯耳朵里,他们恐惧是一定的,因为泄不是凭空捏造,毫无理由地恫吓,是有真实案例的。朝廷的军队的确只是凭两千步兵征服了拥有十万民众的有易族,这是最好的说明书。想到这,利策也不能不佩服泄的狡诈和智慧,也就自然明白了,泄为什么搞这样大的排场,气势,他哪里仅仅是为了犒赏自己,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镇服诸侯。正所谓花小钱,办大事,聪明至极。
既然泄的目的在这里,自己也就不用踹踹不安了,事后泄一定会来探听自己是不是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,那么作为臣子,自己为君承担,承受某些人的妒忌也是必须的。
泄的发言同样赢得了一阵暴雨般的掌声,很多人都在想:啊!原来如此,不是朝廷派不出更多的人马,是泄已经料定了,派少人步兵就可以赢得胜利,因为他手里有王牌,丞相这把快剑。虽然也有知道内情的人知道泄在撒谎,但是谁敢戳破这层窗户纸?难道不想做大王的臣子了。
奖励结束之后,又一幕让大家没有想到的事情出现了,在回京城的路上,一百个童男童女手持彩旗作为先导,走在队伍的最前面,泄则和利策并肩坐在华丽的彩车上,在他们后面,所有的王族,贵族元老,大臣都徒步行走,在他们后面,是排例整齐的远征步兵,这样的安排无疑在告诉所有的人,在这个国家里,只有大王和利策是高于众人的,因为利策是战神,是朝廷军队的定海神针,之所以为什么是这样,你们自己去想吧!
利策的感觉是,自己又一次被放在火炉上,因为在下面行走的,很多元老都是王親国戚,他们不嫉妒是不可能的,今后的自己只能活的战战兢兢了,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,暗地里会射出一支冷箭。当然也不都是坏事,至少在民众的心理,他已经被封神了,那么只要有可能,他们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保护自己。这样一想,利策那骚动不安的心就渐渐地平静下来。
